资讯 · 信息

开云手机入口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开云手机入口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媒体重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重医  >  正文

华龙网:在战“疫”中迎难而上的重医硬核“90后”愈战愈勇

发布时间:2020-03-26阅读量:[]

原文网址:http://education.cqnews.net/html/2020-03/25/content_50869136.htm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5日1317分讯(李婷婷 实习生李勍圆愿)1990年出生的附一院重症医学科王雪琴、1992年出生的附一院神经外科谢圳杭、1994年出生的附属永川医院呼吸内科陈春艳等“90后”的重医青年们,以他们的硬核青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挺身而出、迎难而上

作为一名护理组长和重症专业护士,王雪琴把接管ICU危重症患者变成对自己的要求和责任;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泌尿外科的何敏敏选择了在关键时刻顶上去;陈春艳,作为呼吸内科的一员,瞒着家里人写下了请战书……他们是如何从害怕到无所畏惧,又是怎样与“战友”们在这场战“疫”中并肩作战?

王雪琴与患者在一起 开云手机入口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华龙网发

曾经被世界保护的‘90后’正在保护世界”

王雪琴说:“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13岁,被保护的我们还感受不到什么是奉献。转眼17年过去,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在祖国需要的时候,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贡献一份力量。”

重症医学科的罗心怡表示:“我觉得‘90后’的我们已经长大了,在关键时刻我们能站出来,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不是不害怕,只是有国才有家”

“疫情暴发以来,其实我很害怕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车水马龙的街道、失去国泰民安的山河”骨科的黄秋霞说道自己参加这场战“疫”的动机,“我觉得与其战战兢兢地苟活,不如一起去赶走病魔,没有国,哪有家和我。”

麻醉科的宋涛说起自己报名此次战“疫”的心情:“当疫情发生,自己多次报名,家里舍不得,可我是一名党员,我不上谁上。真心实意的觉得,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不计报酬,不论生死。”

“男”丁格尔周浩杰说:“妈妈不知道我已经在湖北了,她还以为我在重庆上班呢。”这个24岁的心内科男护士,到了孝感驻地才告诉记者他所隐瞒的真相。他说:“我是男生,体力好,又是党员,这个时候更应该冲锋在前。”

陈春艳在观察患者 开云手机入口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华龙网发

“来武汉的每一天都令我难忘”

呼吸内科的陈春艳表示刚进到隔离病房重症病房时,尽管她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情况还是比想象中更严峻。由于全身上下被防护服裹得严实,稍一行动就浑身出汗,防护服和护目镜上都是热气,给日常得心应手的护理操作增添了不少难度。防护口罩戴久了,鼻梁被压得很疼,有时还会感觉呼吸困难;工作结束后摘下口罩、脱下防护装备,额头、脸上也满是红肿的勒痕。

何敏敏与病人共渡的时光开云手机入口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华龙网发

何敏敏以一名医护人员、党员积极分子的责任与觉悟在这一关键时刻顶上去,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在医院的隔离病房,我们开启了24小时值班模式,穿上防护服期间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除了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还要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医疗垃圾、清理患者排泄物、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

宋涛表示来到武汉的每一天都令他记忆深刻。“抵达后的第一天需要整理物资,当天和队友做到精疲力尽。第二天临时接到要安排队员上临床的通知,但因为不是临床科室被拒绝,只好守在离地,帮助院感建立回酒店的详细院感流程”他告诉记者,“深夜送队员出行,等待他们回来,又冒雨及时接到几位迷路的同志安全返回酒店……太多事情令我难忘。”

黄秋霞握紧了病人的手 开云手机入口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华龙网发

“是队友给了我勇气推开这道恐惧的门”

黄秋霞说,初入病房,看见一个婆婆无力地瘫倒在床上,隔着一道滋生恐惧的门,她犹豫着是否推门进去帮助她。她表示:“是队友们的相互鼓励让我有了推开这道门的勇气。”

重症医学科的张巧鹰说:“在抗疫‘战场’上,我结识了一群的热血青年,一同奋斗在隔离病房,一同到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患者,直到重庆‘清零’!”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治疗师,何小婷在抗疫战场上为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每当完成一章心理自助方法,打完一通心理干预热线时,她感到“不安”而又“骄傲”。她向记者解释道:“‘不安’是想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磨练更好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骄傲’是当听到医务人员表达自己心理状态有所好转时,我会觉得自己真的可以!”

“一切努力都值得,苦和累也烟消云散了”

陈春艳表示尽管隔离病房的护理工作比日常更加繁琐辛苦,但却有不少患者让她倍感温暖。她回忆起一位84岁高龄,患新冠感染合并慢阻肺,心力衰竭等多种病症,后面病情加重,需要带呼吸机的老爷爷。她告诉记者:“有一次给老人家喂水,监督他正确地咳嗽咳痰的时候,爷爷转过头对我说着,妹妹乖。在这一刻我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苦和累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眼科的阳秋月回忆起:“有一位患者,每次我进去的时候都会对我说着,你进来了呀!我本来很惊讶,只看得到我的眼睛,患者怎么就知道是我呢?最后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患者是根据我的声音,辨别出来是我的。”她说:“选择了学医,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

“90后”的他们,白天“全副武装”,化身为行走的“大白”。夜晚,摇身一变成为“天使之声”栏目主播,用在线呼吸康复训练指导、音乐互动和患者进行“云”交流。他们是普通人,他们也会害怕。但“90后”的他们为了让更多人不再害怕,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在自身的岗位上救死扶伤,治愈患者,历练自我。

罗心怡告诉记者:“在武汉的日子,我看到很多和我一样的‘90后’,党员抛去害怕,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怕苦,不怕累,只想把工作做到最好,虽然承受了很大的风险,但也在历练中得到了成长。”

他们以自身青春的光和热,重新点燃生命之火,他们是“90后”,是重医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