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信息

开云手机入口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开云手机入口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媒体重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重医  >  正文

重庆日报: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实施首例“人工肺”治疗 患者成功度过72小时,生命体征平稳

发布时间:2020-03-01阅读量:[]

原文网址:https://epaper.cqrb.cn/html/cqrb/2020-03/01/002/content_254946.htm






重庆市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正在实施体外膜肺治疗。(受访者供图)

  重报集团报道组武汉电 (记者 李星婷)2月29日,由重庆市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与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实施ECMO(体外膜肺,俗称“人工肺”)治疗的患者,已成功度过术后的72小时,目前生命体征平稳。这是重庆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武汉实施的首例体外膜肺治疗。

  “体外膜肺是协助危重症心肺衰竭患者进行体外呼吸循环的重要设施。其工作原理是将血液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和排除二氧化碳后,再用泵将血液输回患者体内。”医疗队领队、重医附一院副院长肖明朝介绍,简言之,体外膜肺就是在患者体外再安装一个“人工心肺”,让患者的心、肺得到休息,从而为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

  据介绍,武汉第一人民医院的这名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是一位71岁的女性,因肺部病变重,出现顽固性低氧和呼吸衰竭。经过气管插管、俯卧位通气等抢救治疗,其肺氧合状况依然没有改善。因此会诊专家一致认为,给予患者体外膜肺挽救性治疗,才能为患者争取生机。

  “体外膜肺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操作复杂。”医疗组组长、重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发春告诉记者,安装ECMO主要包括血管通路的建立,搭建膜肺机器,以及严密监测、及时处置病人可能的意外等工作。

  26日下午,由周发春带领的医疗小组进入隔离病房。王小文、曾彦超、吴彬等医生分别负责血管穿刺、机器调控、监护抢救等工作。

  “患者比较胖,血管位置不好。”负责穿刺血管的吴彬回忆,在穿刺时,由于眼镜和护目镜上全是雾气,能见度很低,手上又戴了3层手套,操作难度很大。

  凭借长期的临床经验,队员们成功完成了操作。随后,彩超判断确认植入深度、连接、转机、调试流量……经过大大小小几十个程序,处于氧耗竭边缘的患者,氧饱和度提升到了100%。

  “上机是第一步。”周发春告诉记者,团队与死神赛跑,为下一步治疗争取了时间。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期还要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以及下机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