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为一名患儿成功实施复杂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术,将引发少年长达2年的头痛“顽疾”进行了根治,解除了症状,挽救了生命。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在儿童复杂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上有了新的提升。
藏在少年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2年来,家住巴南区的小意(化名)一直被间隙性头痛、耳鸣困扰,家人带着他去了好几家医院,看了不少医生也吃了不少药,症状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
随着病情的加剧,小意的右眼出现轻度突眼及充血(布满血丝),听力也随之受到影响。经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眼科检查,基本排除眼睛的原发病变。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唐俊根据多年经验,考虑小意可能是脑血管病变。经过头颅磁共振及脑血管造影,终于弄清楚小意头痛、耳鸣及突眼不是眼睛的问题,而是“颅内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唐医生介绍说,正常人颅内血流顺序是颅内动脉到毛细血管→静脉→硬脑膜静脉窦,再回到颈内静脉,最后经上腔静脉回流至心房。而这类患者由于动静脉存在瘘口,血流直接从动脉流到硬脑膜静脉窦。由于没有经毛细血管网灌注的阻力,动脉的血流“畅通无阻”地经瘘口流入静脉,其速度快、流量大,容易形成涡流,因而同侧可听见液体流动或轰鸣样杂音,严重者由于静脉压力增高可导致脑静脉逆流,脑压增高,甚至诱发脑出血危及生命。
他还特别提到,脑血管畸形多数情况下会保持稳定,但如果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时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畸形血管无法承受住血流压力,就会导致突发血管破裂及脑出血,可以说是一个隐藏在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手术过程犹如“瓷器店里捉老鼠”
想要铲除这枚“不定时炸弹”,哪种手术方式更适合、更安全呢?因病情复杂少见,治疗团队反复进行讨论和研究,最终决定实施“硬脑膜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术”治疗。
近日,唐俊带领神经外科介入组医护人员为患儿实施手术。手术过程中,唐俊全神贯注地寻找着“短路”的血管和瘘口。由于颅内动脉复杂,而且血管大多迂曲细小,微导丝及微导管进入很困难。
神经手术导航系统给外科医生安上了“透视眼”。
通过团队耐心、细致地甄别判断,历经曲折,沿着血管造影顺藤摸瓜,在DSA可视化路途下,把两根丝线般细的微导管精准地推放至瘘口,然后通过弹簧圈加注射医用胶将瘘口严实地封堵住。手术历时整整6个小时,至此动脉血再也不能直接灌流到静脉系统里了。经反复造影证实,小意颅内动静脉之间的瘘口顺利封闭,动静脉间的“短路”被“掐断”,血液得以正常循环。
通过医护人员精心的术后治疗和护理,小意觉得眼睛舒服多了,一直困扰他的头痛、耳鸣及眼突也消失了。目前小意康复良好,无复发症状。
“对神外科医生来说,做任何一台手术都如同在瓷器店里捉老鼠,需步步小心,既要捉住老鼠,又不能损伤“瓷器”,半点闪失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在唐俊看来,儿童神经外科很多疾病的诊治都是极具挑战性的,但是他们始终坚持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