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信息

开云手机入口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开云手机入口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医院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要闻  >  正文

【宽仁党建】抗新冠实录(二十五)丨写在抗疫“零新增”之时----第 42 党支部抗疫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0-03-07阅读量:[]

原文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UpBi17OEEXInMMyKXgW3-A


自重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至今,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足足经历了40天。我院江南院区作为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为提升防疫救治能力,40天来第42支部(感染病科党支部)所有党员及医护人员全体总动员,从第一时间进行病房改造,设置区域独立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到如今规范流畅地完成疑似患者的留观、确诊和转诊,这看似平凡的过程,其实渗透着感染病科每一个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兵分三路,全体总动员

第一分队为市内指导专家,自2020年1月20日起,党支部书记胡鹏受命担任“重庆市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的专家组”副组长、片区组长,一直投身重庆疫情最重的万州三峡医院,20多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和呼吸、重症专业的专家一起为万州地区118名确诊患者的诊疗措施反复讨论仔细斟酌,专家们总结出的以多学科合作为基础的“重庆经验”为优化重庆地区后续的诊疗方案,提振整个重庆地区抗疫信心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42党支部(感染病科党支部)曾维群副书记、蔡大川副主任也作为重庆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分别奔赴黔江地区和重庆市公卫中心指导当地抗疫工作,为整个重庆市的抗疫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是感染科的领头人,哪怕再苦再累,他们说“疫情不止,战斗不息,待春日得胜,我们一起回家!”


第二分队为重庆市援湖北队伍,2月18日,42党支部(感染病科党支部)张大志、石小枫两位教授随重庆市第十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驰援湖北孝感,因为任务既紧迫又突然,作为本次援鄂医疗队领队的张大志教授在接到任务的当天还在江南院区坚守着发热门诊的工作。在接到命令的两天前,张大志教授刚刚录制完成了本学期《传染病学》“总论”的大课理论线上教学内容,张大志教授在课程中讲道:“作为传染病专业的医生,我们要随时为新发传染病做好准备;作为教师,我们更要以实际行动教会学生该怎么做!”一起出发的石小枫教授在去往湖北的列车上记下了第一篇抗疫日记,其中写道“妻子和儿子虽然不舍,但都非常理解和支持自己的选择,我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


2月25日,医院再次派出31名护士奔赴湖北支援,其中有一个96年出生的小妹妹,她是感染科的护士简秀英,她重病的妹妹在医院同事的关怀治疗下,目前病情基本稳定,她一直心怀感激,于是在第一批志愿者报名的时候她写道“我请求去支援武汉,只有大家都好了,小家才能好,希望能为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管是逆行还是镇守,都是职责所在,坚决服从命令”。而今,简秀英已经忙碌在湖北孝感救治患者的现场,3月6日,是她24岁的生日,祝福秀英生日快乐,在湖北度过一个永生难忘的特别的生日!



第三分队是镇守重庆的队伍,感染病科留下的所有医护人员,肩负着守好大后方的重要使命,在周智副主任的带领下,从1月20日战斗打响开始,全科人员熟悉新的工作流程、学习不断更新的诊疗方案、了解最新的政策指令、克服对未知疾病的恐惧、专业从容的诊治患者,全市专家会诊、全院专家会诊、24小时发热门诊、24小时隔离病房、24小时感染病房,渝中感染门诊、江南感染门诊,所有人都没有休假,但所有人都无怨无悔。对于周智副主任、袁春兰护士长、罗玲副护士长、王志毅教授、石统东教授等,40天来以科室为家、办公室沙发为床已经成为常态,他们承担了大量的协调联系工作和院内会诊排查工作,毫无怨言。从江南院区收治第一位疑似患者开始,何华-张琼方老师、陶鹏-赖宁老师、石统东-李虎老师便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入24小时隔离病房工作,一进去便是5天,他们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反复多次采集标本,还有一群善解人意的护士妹妹,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患者,直至患者确诊转诊或者解除隔离。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流程,为后面进去的同事提出种种建议,在这场战疫中建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第42党支部、感染病科全员作战,援湖北、守重庆、保家园,我们全力以赴、积极拼搏!


同心协力,发挥专业优势

在本次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感染病科在江南院区是排头兵,承担了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工作。面对新冠肺炎,全科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争取对每一个疑似病例作出准确判断,做到既不漏判一个病人,也不撒大网误判病人。从江南院区确诊南岸区第一例新冠病例,到对每一例患者的准确判断,感染病科的医务人员用他们高度的责任心和极强的专业知识抗击病毒。“其实我心里压力也很大,怕漏诊误诊病人,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独立思考客观判断,不要因为恐慌就随意下结论误判病人。尤其是防护用品紧缺的时候,我们更要严格谨慎判断,避免不必要的浪费”。40多天来,这是周智副主任跟科室同仁们说的最多的话。

对患者的精准判断的前提是具备过硬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何敢于担当的精神,这群感染病科的战士们做到了。


在抗疫形势总体向好,疫情控制初见成效的今天,社会面临逐步复工,医院面临恢复正常工作,作为感染科的专业人员,党支部副书记曾维群说“一方面要提高警惕,另一方面要应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来理性判断,千万不要恐慌,团结一致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多方联络,募援助物资

在抗击疫情的40多天里,和全国其他医院一样,医院医疗防护物资也很紧缺。为了尽可能的保护一线的医务人员,医院防控前线指挥部物资供应组各处奔走、多方筹集,同时感染病科医务人员也积极响应,发动亲朋好友各种关系,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国,积极寻找口罩、防护服等临床亟需的物资。感染科王志毅教授多方联系,通过外侨办等机构为医院募得多批物资,包括口罩5000个、防护服500套,为全科在抗疫一线作战的医护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让大家更加坚定和安心地与病毒做斗争。在抗疫的战斗中,第四十二支部(感染病科)每个人都已全身心投入到战斗中,不计回报、不问收获,奉献着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最美的我们,静待花开

抗疫至今,重庆已连续多天无新增病例,累计出院患者不断增加,这些是身边的“逆行勇士”、“战疫英雄”做出的牺牲、付出的汗水、心血甚至是生命换来的,我们向他们致敬!而对于感染病科的医护人员来讲,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准确无误地完成每一班的工作、不给医院和科室增加负担。因为对我们来说这就是我们的职责,只有站好每一班岗,才能做自己内心真正的英雄!


这些天,我们的头发有些凌乱、眼神有些疲惫,没有光洁的皮肤,没有精致的妆容,但我们内心的力量和希望足以让每个人都熠熠闪光!其实花开之前,春天已经走进了你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