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QW3VBnRreqGTH5mw4oY8Mg
“嘀嗒…嘀嗒…”时钟指向大年初一凌晨两点。
“请问你们那里还有N95口罩吗?你们口罩的生产标准是什么?”设备处处长兼党支部书记陈歆正在拨打越洋电话,此刻国外上班是白天,而国内已是深夜。
在大家都关注着一线面对患者的医务人员时,还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只有着基本的防护措施,但却穿梭在各个门诊、病房之间,他们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从未被人提及,却尽自己全力为临床的救治保驾护航。
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爆发,重医附二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立即投入了战斗准备状态。车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打赢这场防疫之仗,医用储备物资格外重要。由于疫情实在是来得太快,医院的储备几乎瞬间耗尽,工厂复工生产仍需要时间,与之相对应的是每天成倍上升蜂拥而至的发热患者。感染病科、急救部、发热门诊……无论是疫情相关重点部门还是普通科室打爆了设备处的电话,传达出的只有一个声音,大家需要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医院管理者看到这样的状况也心急如焚,一时间设备处的同仁们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设备处作为抗击疫情的物资供应组,决定听从党委号召,以支部为战斗第一线,成立了设备处党支部应急响应小组,下面又分为物资和运行两个小组,并全员排班各负其责,陈歆书记带着支委黄毅冲在找寻物资的最前方。在各个商家、药店医用防护用品都相继告罄的时候,抢购医疗物资也在“打仗”,只是其中的硝烟我们无法看到。从最开始他们不到七点就上班,到后来每天凌晨2点之前不休息,他们的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一进入办公室就开始拨打电话,联系全国甚至国外的医用物资厂家,插着充电线给各个供应商打电话,磨破嘴皮声音嘶哑成为了他们工作的日常……
每天看着物资消耗却没有新的入库,陈歆书记和黄毅委员神经高度紧绷,找寻物资的路只能一直往前走。大年初三,听到一批物资即将到达南充,陈歆书记激动不已,为防止再出现物资截留的情况,他联系院办,带车赶赴南充接货,寒冬的深夜,公路上寒风凛冽,等待了几个小时后,终于安全接到物资,启程回渝。
通过艰辛的努力,他们为医院寻来了一批批物资,一线的医务人员终于穿戴上了合格的防护服,但是找来物资的他们,还是仅戴着一个简单口罩穿梭于各个病区之间,也许那个“一次性”口罩还是酒精喷喷、紫外线灯照照之后的第N次使用物品。在这个送口罩比肩过年红包的时刻,他们是运送成千上万医疗物资的“土豪”,却用着比一般“贫民”更差的待遇,你问他为什么,回答的话语简单而朴实“钱要用在刀刃上,这点东西来得艰难,保障一线吧,我们这样凑合着还可以。”
设备处的其他年轻同志和普通同志看到这些倍受鼓舞,有4名同志提交入党申请书,他们想做跟陈书记、黄委员一样的战斗英雄。其实,哪有什么绝对的一线、二线,面临着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医院所有的工作者都是奋战在抗疫情最前沿的战士。
|